每年的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,为提高大众对血管健康,尤其是下肢动脉阻塞这一常见血管疾病的认知,长沙市中心医院(南华大学隶属长沙中心医院)外周血管介入科在医院门诊大厅举行“知道下肢动脉阻塞”的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,招引了很多市民前来参加。
在“知道下肢动脉阻塞”科普讲座上,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、主任医师赵扬程论述了血管健康与寿数的紧密联系。他表明,人体由很多血管构成,血管一旦出问题,各器官会因供血缺少呈现功用障碍,然后引发一系列严峻健康问题。
下肢动脉阻塞(急性阻塞又称“腿梗”)是血管疾病的典型代表,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引发。赵扬程指出,下肢动脉阻塞急性发生时,肢体或许会呈现五种症状:一是突发剧烈痛苦,严峻影响日子与举动;二是皮肤苍白、失温,因血液供给中止,下肢苍白且长时间冰冷;三是足背动脉搏动消失;四是呈现针刺样感觉反常,如麻痹、刺痛等;五是运动功用损失,病情加剧可导致下肢肌肉无力、瘫痪,乃至致残。
赵扬程结合临床事例提示,中老年人及有根底疾病(糖尿病、高血压等)、长时间吸烟、缺少运动的人群需高度警觉此病,呈现下肢发凉、麻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关于下肢动脉阻塞的确诊与医治,赵扬程介绍,常用确诊办法有踝肱指数、血管超声、CT血管造影等,能精准判别血管病变部位与程度。医治上,医师会根据患者状况拟定个性化计划,包括药物医治、介入医治和手术医治。其间,介入医治伤口小、康复快、效果切当,已成为医治该病的重要手法之一。
近来,62岁的李建军(化名)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阻塞症导致右脚坏疽,入住长沙市中心医院外周血管介入科。患者有10多年糖尿病、高血压病史,且血糖操控欠安,已引发多种并发症,此次右脚坏疽正是糖尿病长时间血糖失控的严峻后果。
入院查看显现,李大爷右足第二趾破溃,伴有洼陷性水肿,右小腿下段皮温显着下降,右侧腘动脉搏动消失。经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查看,确诊为急性下肢动脉阻塞。外周血管介入科主任赵扬程团队敏捷为其进行血管造影及血栓抽吸、球囊扩张成形术,成功注册阻塞血管。术后,患者右足皮温回到正常状况,水肿衰退,腘动脉搏动可触及,踝肱指数从术前无法测出提高至0.9,行走功用明显改进。
赵扬程主任指出,虽然患者病程仅十余天,但下肢缺血已导致安排坏死。若未及时经过介入手术康复血流,十分有或许发展为不可逆性坏疽,面对截肢危险。他提示广阔市民,防备下肢血管阻塞,需有用操控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根底疾病,管理好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水平。一起,应戒烟,饮食少盐少油、多吃蔬果,每周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3次。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踝肱指数和血管超声查看,以便早发现、早医治,然后改进预后、防止截肢。
科普讲座完毕后,外周血管介入科医护团队为市民展开免费义诊。他们为市民测血压、问病情,根据查看成果定制个性化医治计划,还耐性解惑,助市民进一步探究下肢动脉阻塞相关科普知识。(通讯员 汪利娟 秦璐)